摄影人

无意间看到刊发于《中国摄影报》2021年·第87期·4版的一篇标题为《摄影人》的文章。写的很好,很贴切。分享出来,与大家共享。

摄影人插图

我们摄影人是一个独特的群体,或寻美,或求真,与相机为伴,与快门为伍,用第三只眼睛观察世界,发现真善美;我们是逐光之人,为了捕捉精彩的光线不断出发;我们是记录当下之人,通过一张张照片将时光的片段留存;我们是有生活态度之人,关注当下,乐于表达,积极生活。我们对摄影专注、执着,或独行,或群往,风里来,雨里去,甘心为了心中理想的照片去挥洒汗水,追云逐月,锲而不舍;纯粹、可爱,求名利者少,为喜好者众,甘愿与光阴同行,与自我携手,追光逐影,乐此不疲。

平常,公众更多看到的是我们拍摄的景致,却似乎鲜见有将镜头聚焦自身,而面对如此有特点的拍摄对象,为何不尝试去表现摄影人的这份魅力呢?

首先,摄影人专注、执着的拍摄情态是别具一格的形象,值得观察和捕捉。为了更好地拍到心中的理想画面,摄影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做出各种有利于拍摄的丰富体态和动作,其全神贯注的眼神也格外引人注目。我们从摄影人的形象中去发现画面,或捕捉个体的形貌,或捕捉群体的情态,或捕捉趣味的组合,或凝固幽默的瞬间,不一而足。

其次,可以注意环境对拍摄对象的烘托,从环境中梳理衬托元素,增加主体的生动性和画面吸引力。主体的生动性固然重要,但若没有环境的有效衬托,也会让画面逊色三分。因此,根据不同的拍摄现场,分析环境因素的特征和作用,寻找合适的角度和时机,将环境的衬托作用落到实处,才是要紧事儿。在环境的处理上,多采用简洁之法,如虚化、局部取景、变换角度等,让主体更加醒目;可结合对比手法,如虚实、动静、冷暖、疏密,以及色彩上的对比等,以增强氛围效果,提升画面的表现张力;另外,善于运用环境的丰富结构,如线、面等来形成生动的构图形式,也是重要的处理方式。

再者,可以关注画面故事性和趣味性的营造。作为拍摄者,我们往往以置身画面之外的姿态去拍,以局外之人去拍局内之事,但如果从第三者的眼光去看,就会发现,摄影人也同样身处另一个画面之内,它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样耐人寻味。而且,相比精彩的主体呈现,如果再让画面具备可读的故事性,或者趣味性,无疑会让画面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提高。因此,请多加关注和营造这份故事性和幽默感吧。

标签